原创 彭跃进工作室 中医彭跃进院长
2025年07月19日 09:36 上海
都说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,要是这湿再和热搅合在一起,变成湿热,就更让人头疼了。
中医形容湿热是如油入面,就像油倒进面粉里,晒也晒不干,滤也滤不净!所以湿热这毛病,特别难缠,病程往往拖得比较长。
而且它堵在哪儿,哪儿就容易出毛病。堵在肝胆,就容易引起肝囊肿、胆囊炎、胆息肉、胆结石;堵在肠胃,就容易引起胃肠炎、胃溃疡、胃肠息肉。
还有种情况,是堵在下焦,这种情况最是常见,因为湿性重浊祛下,容易积聚在人体的下部。这时男人会感觉小便发黄,甚至出现阳痿、早泄、精关不固这些难言之隐;女人则容易有白带发黄、量多、异味,或者盆腔积液之类的妇科烦恼。
那湿热是怎么来的呢?
湿我们都知道,是脾虚,尤其是脾阳虚,导致身体内的水湿运化不了,停留在体内形成的。
那这个热怎么产生呢?我认为主要两个途径,一个是脾胃虚弱,食物运化不了,在脾胃里堆积沤出来的热,就跟夏天垃圾沤久了发热冒气一个道理。
还有一个是肝胆里的热,肝胆内寄相火,肝郁化火,与湿结合就成了湿热。
我认为生湿热的主要原因,还是阳气虚了。
肾阳是全身阳气的根本,肾阳虚了,脾阳也跟着不足,脾运化水湿的能力就弱,湿就产生了。阳气不足的人,还特别容易肝气不舒,肝郁化火,横逆犯脾,形成恶性循环,最终导致湿热。
那湿热该怎么治呢?
对付湿热,没有万能方!关键得辨证论治,比如如果阳虚不严重,可以考虑用三仁汤,清上中下三焦湿热,湿热祛除了,再考虑舒肝解郁、温补脾肾阳气来巩固,千万别一上来就猛补阳气,那等于把湿热关在内里了,更难清。
如果阳虚较重,在清利湿热的同时,要适当加入温补阳气的药,比如用八正散加肉桂附子来温阳,不能只顾着清热利湿,把本来就不足的阳气也给伤了,那就更不好了。
当然,如果你是中医小白,不推荐自行用方,也可以采用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疗方,比如冬瓜、薏米、海带、绿茶、莲子、三豆饮等。
温馨提醒: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,不作为用药指导。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一人一方,具体用药请遵医嘱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专业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