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和一位妈妈聊天,她的话让我心里沉甸甸的。为了让女儿冲刺港校,家里咬牙支持孩子从学校退学,去机构脱产读 Alevel,整整两年时间,孩子天天住在酒店,三餐靠外卖解决,原本活泼的小姑娘瘦得脱了形,最后拼尽全力考出 3A * 的好成绩,却卡在了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—— 机构开不出正规学籍证明,港校连材料审核这关都没让她过。看着妈妈红着眼眶说 “后悔莫及”,我实在不忍心再戳破更现实的问题:今年像她女儿这样的情况,其实一点都不少见。
很多家长觉得 “只要分数够高,港校就不会拒绝”,可今年港校的招生规则早已划下明确红线:国际生必须提供完整的校内成绩单。这里的 “校内” 可不是机构能替代的 —— 那些只在补习机构上课的学生,就算能拿出漂亮的 Alevel 分数,也拿不出被港校认可的学籍证明和成绩单。有家长不甘心,说孩子考了 4 门 A*,难道还比不上在校学生的 3A*?但规则就是规则,港校要的是学生在正规校园环境里的完整学习轨迹,而非单纯的考试分数,脱产两年换来的高分,在 “无学籍” 这个硬伤面前,根本毫无竞争力。
展开剩余44%更让脱产学生吃亏的,是预估分和推荐信的认可度问题。了解 Alevel 申请的家长都知道,预估分(Predicted Grade)是申请中的关键一环,尤其是港校,会参考预估分决定是否发放面试邀请。但正规学校的预估分,是主教老师根据学生一整年的课堂表现、作业质量、模拟考成绩综合评定的,每一分都有实际学习数据支撑;而脱产机构给出的预估分,大多是基于几次模拟测试,甚至是根据学生的目标分数 “酌情” 开具,既没有完整的学习过程记录,也缺乏学校的官方公信力,港校根本不认可这样的预估分。连申请的 “敲门砖” 都不被承认,就算最终考出满分,也很难走到面试环节。
看着越来越多脱产学生被港校拒之门外,真心想提醒各位家长:Alevel 申请从来不是 “分数至上”,港校要的是具备完整学业背景、适应校园生活能力的学生,而非只会考试的 “分数机器”。与其让孩子在酒店和外卖里消耗两年青春,不如在正规学校里踏踏实实地学习,既能拿到被认可的学籍和成绩单,也能在集体生活中培养综合能力 —— 毕竟,比起一张满分成绩单,完整的成长轨迹,才是孩子敲开梦校大门的真正钥匙。
发布于:广东省专业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